如何根据规模选择一体化截流井
一、按处理流量划分一体化截流井型号
小型一体化截流井(≤500m³/h)
适用场景:小区、支线道路等低流量区域。 参数特点:井筒直径1.5-2.5m,材质多为玻璃钢或高密度聚乙烯,配置手动/半自动闸门 。
中型一体化截流井(500-2000m³/h)
适用场景:主干道或片区汇水区。 参数特点: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制结构,集成液压/电动闸门、流量计及水质传感器,支持自动分流 。
大型智慧一体化截流井(>2000m³/h)
适用场景:城市主干道或合流制改造项目。 参数特点:配备双闸门联动、PLC智能控制柜及远程数据传输,支持与城市排水平台对接 。
二、一体化截流井核心参数匹配
井筒直径:1000mm基础型适用于低流量场景,1500mm增强型可满足市政高负荷需求 。 水泵配置:单泵适用于常规流量,双泵配置可应对峰值流量或高扬程需求 。 管径匹配:进、出、截污管径需与管网系统一致,避免水力冲突 。
三、一体化截流井功能需求选择
基础截流型:仅具备手动闸门,功能单一,适合预算有限且无需智能控制的场景 。 智慧截流型:集成雨量计、液位计及云平台,一体化截流井支持晴天截污、雨天分级分流,适合需自动化管理的项目 。 应急调蓄型:内置5-50m³调蓄腔室,用于截流暴雨初期高浓度雨水,适合合流制管网改造 。
四、一体化截流井材质与智能化
材质选择:304不锈钢适用于一般环境,316不锈钢耐腐蚀性更强,适合沿海或化工废水区域 。 智能化程度:新一代产品多采用不锈钢激光焊接工艺,标配PLC/SCADA系统,支持远程监控与调试,运行可靠性更高 。
五、一体化截流井定制化要求
需根据项目图纸、安装环境(地埋式/地面式)、水质特点及处理量定制,确保设备最大化利用 。例如,老城区合流制管道需考虑防腐蚀设计及格栅配置,防止堵塞 。 通过以上步骤,可精准匹配处理规模(如1000m³/d)对应的截流井型号,兼顾功能性与经济性。
